保定翻译公司 保定翻译公司 保定翻译公司
123

易县产业扶贫合作社帮群众挣“三金”

保定翻译公司推荐阅读,版权归所有者,转载如有侵权,请告知删除! 2013年,易县田岗村探索性地成立了核桃种植、花卉种植、肉鹅养殖三个产业扶贫合作社,依托合作社,重点培育发展核桃种植、花卉种植、肉鹅养殖三大扶贫产业,贫困户全部参与入股。
    近日,易县安格庄乡田岗村薄皮核桃种植基地里,该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志说:“今年村里有近500亩核桃进入了初果期,产量可达到两三万斤,按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,产值可达到30万元以上,社员们都盼着分红呢。”
    田岗村地处易县西部深山区,不便、信息闭塞,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和传统农作物种植。全村326户村民中贫困户就有229户。脱贫致富成为全村老百姓的共同愿望。为拔掉“穷根”,结合村情,2013年,田岗村探索性地成立了核桃种植、花卉种植、肉鹅养殖三个产业扶贫合作社,依托合作社,重点培育发展核桃种植、花卉种植、肉鹅养殖三大扶贫产业,贫困户全部参与入股。3年来,田岗村先后建设核桃基地近千亩,建立花卉大棚3座,肉鹅年出栏达到上万只,成为易县“合作社+扶贫”模式的缩影。
    为实现资本到社、权益到户的精准扶贫目标,以创新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机制为落脚点,易县制定出台了《以股份合作制经济方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指导意见》,严明项目实施程序、资金使用用途。鼓励贫困户依据相关操作规程,把到户财政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股金注入产业扶贫合作社,由合作社对产业项目统一管理。贫困户享有股权利益,通过保底分红,实现稳定增收。同时,通过流转土地,贫困户可以将土地折合资金入股或交由合作社租用,换取股金或租金。在产业建设中,贫困户还享有优先到产业基地打工的权益,由合作社统一支付用工报酬,贫困群众成了守家待地的“上班族”。
    牛岗乡台底村村民陈殿英已经70多岁了,因为妻子长年有病,儿子又患有小儿麻痹症没有劳动能力,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,生活非常困难。自打把家里的4亩多土地流转到村里的扶贫合作社后,除去每年能拿到4000多元的租金,他还可以在果园里打工,出一天工就可以挣到70元的工钱,生活有了保障,日子有了盼头。合作社的成立,不仅让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有了收入,还吸引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务农。牛岗乡党委书记刘玉民感慨地说:“从守着荒山致富无门到漫山遍野栽下摇钱树,台底村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。林果产业投入大、见效慢,要是没有合作社,靠单干散打,这里的‘三优’苹果产业压根搞不起来。现如今,这里的贫困户已全部入社,果树种植面积已突破400亩。”
    截至目前,全县先后成立扶贫合作社87家,有7000多户贫困户变身为“有股金、挣薪金、拿租金”的产业工人,有5800户贫困户率先实现脱贫致富。(冯英华)


热门城市:
区县翻译 :

在线客服

QQ客服一
在线客服QQ10932726
QQ客服二
在线客服QQ10932726
QQ客服三
在线咨询